发布时间:2003-09-16 浏览:次
——记仪器仪表公司质检员徐卫华
走进仪器仪表公司线路板车间,你不难发现一个常常穿梭于流水线,整天忙碌的身影。小巧的身材而不显单薄,佩戴着一副紫边眼镜,却无法遮掩住她那双敏锐又传神的小眼睛。她,就是仪表公司线路板车间质检员徐卫华。
刚进入仪表公司时,徐卫华对产物的型号以及规格不太熟悉。她就与员工一起坐在流水线上工作,相互探讨,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,还把较难理解的问题记录在一个随身带的笔记本中。由于线路板车间生产的品种较多,一种型号常常有四五种规格,可她从不嫌麻烦,把产物性能一一摸透。同事看到她那么辛苦,就关心地对她说:“不求于一时,以后工作久了就会慢慢领悟。”可徐卫华却执着地说:“工作要一次性做好,质量更要一次性抓好。”
徐卫华在工作中敢于创新,也善于创新,这一点得到了大家的认同。在插件流水线上,电子元器件必须经过整形机整形后才能插在线路板上过波峰焊。因为整形要花去插件的三分之二时间,所以影响了效率的提高。徐卫华心里想,能不能不整形就往上插,直接过波峰焊焊接,这样减省了时间,还可以提高效率。为此,她每天围绕波峰焊研究个不停。她是近视眼,几乎把眼睛放在了机器上,一会蹲着仰看,一会站着俯看。这样观察了一两天后,她让员工们留几个元件不整形,直接插上去做实验。当看着这几块板子流进波峰焊时,在场每个人的心都提了起来。当线路板全部安全出来后,徐卫华拿起板子检查反面的焊点,每个都是那么的饱满光亮。实验证明,她的想法是对的。
对自己的工作,徐卫华是认真负责的。每天,她都会到车间进行巡检,对着工艺卡检查员工们的操作,发现问题马上指出来,及时纠正。近段时间,仪表公司施行手工贴片,徐卫华就把自己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新车间的建设上。手工贴片所需要的辅助设备、贴片电阻、电容放架、90度弯拆镊子、真空贴片机和调湿烙铁都是她一个人在张罗。几天下来,人都瘦了一圈。设备到齐了,她就忙着教员工们怎么使用。因为难度较高,所以所有的工序都是她在一旁细心指导,就像幼儿园老师教小孩画画那样,手把手教。就这样,她将自己十年累积、十年摸索出来的经验和成果,毫不保留地传授给身边的同事。
徐卫华在熟悉产物的生产流程,熟练掌握各种技术参数的同时,从不放弃自身素质的提高。她常说:“质量是产物的生命。”作为一名质量检验员,她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有多重。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“既然选择了,就应该做得更好。”在今年7月份公司举行的全体质检员“工序质量考核”中,她又以优异的成绩脱颖而出,荣获比赛的第一名。
上一篇:
从“摩托车”到“帕萨特”——一位德力西职工交通工具的变迁下一篇:
寻找人生的坐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