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2003-08-11 浏览:次
——记浙江德力西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何启琴
“不管在什么岗位,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和员工平等地沟通,能时时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,知道他们在想些什么,需要什么。”谈及多年来的工作体会,何启琴如是说。
何启琴,股份公司党支部书记、人力资源部经理。有着12年工龄的她,是德力西事业最早的建设者之一。从1991年进厂以来,她先后在四五种不同的岗位上工作过。1995年,何启琴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99年,股份公司成立党支部,何启琴当选为书记。
从一名普通员工成长为优秀的公司管理者和党务工作者。这期间,何启琴作出艰苦努力。“特别能吃苦”是她对自己成功的解释。每次遇到难题,何启琴说自己有一股犟脾气,非得要它攻克下来不可。
1995年,何启琴从热继电器厂车间主任升调到漏电分厂任副厂长,分管技术、质量,同时又兼任出纳。这对从未接触过漏电产物的何启琴来说难度可想而知。“做车间主任,我只要按照生产计划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,但是,作为厂长,我所面对的工作更系统、更全面,产物质量、财务核算、现场管理等我都必须亲自抓,这是对我的一大考验!”
“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”在进入漏电分厂的头一个月,何启琴不是忙于搞“叁把火”,而是深入基层搞调研,熟悉分厂业务。她来到生产一线,从装配、铆合、电校等一个工种一个工种地学,带着问题去学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,6个月后,何启琴对分厂的产物开发、财务管理等进行了全面有效地整顿,按照现代公司管理制度的要求,裁撤了不合理的工作岗位和流程,减少了资源浪费。
“无论是人事管理,还是党务工作,都不能脱离员工、脱离基层,脱离了基层,工作就无法开展。”来自基层的何启琴在股份公司人缘很好,员工们有什么困难事、烦心事都会找她这个党支部书记。而何启琴也经常会到员工中,去了解他们的生活、工作情况,了解员工有什么特长、有什么能力,对工作岗位有什么需求。然后,何启琴根据车间主任、分厂厂长所反映的情况,便及时对员工的岗位进行调动,不断提拔有能力的员工。
外贸厂一位检验员,向何启琴自荐要做统计员。按有关规定,这样的调动难度很大,但是,何启琴还是为这位员工提供一个竞争机会,她组织了一场考试,通过笔试、面试之后,这位员工以较好的成绩战胜了其他竞争对手,调入到制造部工作。何启琴就是在培养人才、发现人才中品味着工作的乐趣。
作为股份公司党支部书记,何启琴把发展党员、搞好组织建设摆首位。每年,党支部都要确定5至6名入党对象。而何启琴对每位入党积极分子总是亲自培养,定期对他们进行党的知识培训,帮助他们提高思想理论水平。现在,股份公司的党员人数已经从成立初期的3名发展到14名,党的组织建设也得到了有序发展。2002年,股份公司党支部被中共乐清市委组织部评为“乐清市先进党组织”,何启琴也获得了“柳市镇先进党务工作者”称号。
“成绩属于过去,未来仍需努力!”面对所获得的荣誉,何启琴谦虚地说。
上一篇:
一路耕耘&苍产蝉辫;&苍产蝉辫;一路芬芳下一篇:
一心扑在工作上